微山县的历史沿革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44    点击次数:93

        夏代,今县境北部属仍国,中部属薛国,南部属留国。

       商代,北部属任国,中部属 郳国、薛国,南部属留国。

      西周,北部属任国、茅国,中部属滕国、薛国,南部属阳国。

     春秋,北部属任国、邿国、邾国,中部属滕国、薛国,南部属逼阳国。

      战国前期,北部、中部仍属任国、滕国、薛国,南部属宋国。周赧王二十九年(前286年),齐、楚、魏共灭宋国,北部属齐国,南部属楚国,楚国置湖陵县,治湖陵邑(在今张楼镇湖陵村)。

     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北半部分属薛郡的任城县、湖陵县、方与县、薛县;南半部分属泗水郡的广戚县、留县。

      西汉,北半部属东平国的任城县,和山阳郡的湖陵县与新置的橐县;南半部属鲁国的薛县,沛郡的公丘县、沛县,和楚国的留县、广戚县。新天凤元年(14年),橐县改称高平县,湖陵县改称湖陆县,广戚县改称聚力县,唯留县依然。

     东汉,聚力,恢复旧称。元和元年(84年),任城县从东平国析出,置任城国,治任城县。北部属任城国的任城、亢父县;中部分属山阳郡的高平、方与、湖陆县和沛国的公丘县,及鲁国的薛县;南部分属沛国的沛县、公丘县和彭城国的广戚县、留县。

      三国魏,北半部分属任城郡的任城县和山阳郡的高平县、湖陆县及鲁郡的薛县;南半部分属沛国的公丘县、广戚县、沛县和彭城国的留县。

     西晋,北半部分属任城国的任城县,和高平国的高平县、湖陆县;中部属鲁国的公丘县和薛县;南部分属沛国的沛县和彭城国的广戚县、留县。

    东晋,北部任城县属任城郡。高平县、湖陆县,属高平郡(高平国更名)。公丘县、薛县属鲁郡。南部属沛郡的沛县和彭城郡的广戚县、留县。

    十六国,先后入后赵、前燕、前秦、后燕,属县大致同东晋。

     南北朝,南宋废任城郡,任城县入高平郡。永初三年(422年),废任城县入亢父县。大明元年(457年),废湖陆县入高平县,高平郡迁治高平县。同时,废广戚县入留县。留、沛县皆属沛郡。中部属彭城郡的蕃县、薛县。北魏复置任城县(神黾元年迁治今济宁任城区)。任城、高平县属高平郡。留、沛县属沛郡。蕃县、薛县、永兴县属彭城郡。北齐天保元年(551年)五月,迁高平郡治于任城县治,同时废高平县,其地域大部分划归方与县,小部分划入任城、驺县和沛、蕃县。废留县入沛县。

隋,北部属鲁郡的任城县、驺县;中部与南部分属彭城郡的方与县、滕县、沛县和留县。

     唐,北部属兖州的任城、邹县、方与县;中部和南部属徐州的滕县、沛县和沂州的峄县。

    五代十国后梁,北部分属兖州的任城、邹县和辉州的鱼台县;中部、南部属徐州的滕县、沛县和沂州的峄县。后唐、晋、汉,北部属兖州的任城、邹县和单州的鱼台县;中、南部分属徐州的滕县、沛县和沂州的峄县。后周,北部分属济州的任城、兖州的邹县和单州的鱼台县;中、南部分属徐州的滕县、沛县和沂州的峄县。

     宋,北部分属济州的任城县、单州的鱼台县;中、南部分属徐州彭城郡的滕县、沛县和沂州琅邪郡的峄县。

金,北半部属济州的任城县、单州的鱼台县、滕州的滕县;南半部属滕州的沛县、邳州的峄县和徐州的彭城县。

     元,县境大部分属济宁路济州的任城县、鱼台县、沛县。东南少部分为益都路峄州地,最南部为归德府徐州地。

     明,北半部属济宁州、鱼台县、邹县、滕县;南半部为兖州府峄县地和徐州沛县地。

     清,北部属济宁直隶州和鱼台县;中南部为山东省兖州府邹县、滕县、峄县地和江苏省徐州沛县、铜山县地。

     1912年,沿清制。

     1913~1928年,县境内大部分属济宁道的济宁县、邹县、鱼台、滕县、峄县;西南部少部分为江苏省徐海道沛县地。

     1929~1938年,属第一行政督察区辖的济宁县、鱼台县、滕县、邹县和第三行政区辖的峄县,以及江苏省铜山行政区辖的沛县。

    1939~1949年9月,分属第一行政区辖的邹县、鱼台县、滕县、峄县和第二行政区辖的济宁县,以及江苏省第九行政区辖的沛县。

     1938年12月,建立沛滕边县,属苏鲁豫特区(亦称湖西特区)辖的丰沛鱼中心县。

      1939年3月,建邹西县(亦称兖济邹鱼边县),属中共邹滕峄工委领导的地区。5月,邹西县改属苏鲁豫特区辖的湖边专区。沛滕边县改属沛县中心县。

     1940年8月,沛滕边县、邹西县、滕西县同属湖区五县工委领导的地区。苏鲁豫特区降格为湖西专区,沛滕边县属之。

     1941年,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(后改为战时行政委员会)成立,下设6个行政区。1月,邹西、滕西县撤销,改建为湖东县,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。7月,湖西专区划归冀鲁豫区,改称晋冀鲁豫区二十一专区,沛滕边县属之。10月,撤销湖东县,建中共邹西工委,其领导的区域归属不变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942年8月,邹西工委改为湖东工委,仍属鲁南第一专区。

    1943年4月,沛滕边县划归鲁南行政区,改属新建的鲁南运河专区(曾称沛滕峄工委)。9月,湖东工委改建为湖东县,其归属不变。

1944年10月,撤销湖东县,改建为凫山县;沛滕边县改称临城县,同属鲁南第二专区。

    1946年4月,撤销鲁南第二专区及凫山县,县辖区分属济宁、邹、滕县。临城县属鲁南第三专区。10月,重建鲁南第二专区(路西办事处)及凫山县,临城县又归属第二专区。

    1948年4月,撤销鲁南第二专区,凫山县改属鲁南第一专区,临城县改属第三专区。6月,鲁中南行政区建立,下设7个专区、两个市,凫山县属鲁中南第四专区,临城县属鲁中南第五专区。

    1949年7月,原第四专区改称为尼山专区,凫山县属之;第五专区改称为台枣专区,临城县属之。12月,鲁中南行政区党委决定建立湖区办事处,辖微山、昭阳、独山、南阳四湖及沿湖部分村庄,下设5个分区,属台枣专区。

     1950年5月,撤销湖区办事处,5个区分属沿湖各县。

    1952年6月,重建湖区办事处,下辖4个分区,属滕县专区。

     1953年,撤销湖区办事处,建立微山县,属济宁专区。

     1968年5月,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,微山县属之。

     1983年9月,济宁地区撤销,济宁市由县级市升为省辖地级市,微山县属之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行政区划

区划沿革

1953年,将原属山东、江苏两省6个县的4个镇302个村庄和4个水上渔民乡:嘉祥县44个村庄、鱼台县81个村庄、凫山县47个村庄、薛城县93个村庄、1个镇、峄县21个村庄、1个镇、沛县16个村庄、郭谷堆乡、新民乡、新河乡、黄河乡,划属微山县管辖。

1956年3月,撤销凫山、薛城县,将两县的22个乡184个村庄划归微山县。7月,将韩庄区马山乡的东马山等7个村庄,厉湾乡的厉湾等4个村庄,石楼乡的南石楼等14个村庄,共3个乡,25个村庄划归铜山县辖。9月,微山县将欢城等77个村庄又划归滕县。同时,峄县将前性义、后性义、大公、前寨、五里沟、丰楼6个村庄划归微山县。

1957年3月,滕县的峦谷堆、前留庄、后留庄划归微山县。峦谷堆并入羊庄乡;羊庄乡的马口村与留庄合并,增设留庄乡,属常口区。

1958年12月,济宁县马坡公社的58个自然村划归微山县,仍称马坡公社;滕县的建华公社(原殷庄乡)及洛房乡的7个村划归微山县,并入炬星公社。改炬星公社为夏镇公社;滕县的灯塔公社(原欢城区)划归微山县,并入宏光公社。改宏光公社为欢城公社;西湖公社改称留庄公社。

1960年1月,微山县将辛店、辛闸、孙庄、杨庄、田庄5个村,划归济宁县南阳湖农场。7月,枣庄市的马山、多义、朱庙、大柳庄、大洼、华桥、南马庄、新庄、罗庄、葛墟店、南周庄、大房头、北梁庄、小后庄、东官庄、西官庄、东岳庄、西岳庄、前王庄、后王庄、东刘庄、小黄庄、大黄庄、曹村、南谢、北谢、傅园、许庄、北张庄、田楼、刘傲、刘林、河西庄、北周庄等34个自然村,划归微山县,并入韩庄公社。

1962年5月,马坡公社的两城、北薄管区,鲁桥公社的陈庄、东单管区合并,建立两城公社。欢城公社的傅村、卜湾管区和夏镇公社的杨楼管区合并,建立傅村公社。

1965年4月,将昭阳、南阳两公社改建为区。

1966年1月,又将韩庄等8处公社改建为区。区下设人民公社。微山岛为县直属公社。

1969年1月,又将区改为公社,全县共设11处公社。

1971年1月,增设彭口闸、高楼、张楼、塘湖、侯楼5处公社。

1982年1月,将夏镇公社改称夏镇镇。

1984年4月,将韩庄、欢城、南阳、鲁桥4处人民公社改建为镇;将微山岛、塘湖、彭口闸、昭阳、高楼、傅村、张楼、留庄、两城、马坡、侯楼等11处人民公社改建为乡。8月,沛县的14个村庄划归微山县,分设两个乡。六营、西平、杨堂、孙庄、庞孟庄、东明6个自然村为西平乡;赵庙、楼、张庄、赵楼、王庄、曹庄、大挖工庄、中挖工庄8个自然村为赵庙乡。 

1999年9月,撤销傅村乡,设立傅村镇。撤销留庄乡,设立留庄镇;

2000年12月,撤销塘湖乡,并入韩庄镇;撤销彭口闸乡、昭阳乡,并入夏镇镇;撤销侯楼乡,并入鲁桥镇。

2004年1月,撤销夏镇镇,设立夏镇街道、昭阳街道。原夏镇镇的奎文、戚城、城后、磨担街、谢桥、盐当、文昌、箭街、顺河、月河、青年、南门口、泰山、李楼、殷庄、李堂、付楼、马楼、周岭、朱庄、大刘楼、黄桥、曹庄、沙河崖、青山、部城东、古楼、南门外、部城西、沙谷堆、西刘、辛庄、大官口、童庄、黄庄、后村、前村、朱道沟、东翁楼、小官口、石坝、西寨、李谷堆、鹿湾、薛庄、杨闸、周庄、陆庄、亓楼、白庄、建新、西八里屯、吕庄、马庄、后鲍楼、后八里屯、严庄、前鲍楼、王庄、前八里屯、三里庄、贾庄、洛房、薛河头等64个村划归夏镇街道管辖;

原夏镇镇的三孔桥、十村、三孔桥东、老坝、寨子、南庄东、南庄西、西楼、微滨、新建、爱湖、大捐、薛河、十字河、网厂、西万一、西万二、西万三、西万四、西万五、西万六、蒋庄、刘昌庄、渐口东、渐口西、四新、种口二、种口三、种口四、三官庙、后学北、后学南、南坝、南埠庄、蒋集河南、蒋集河北、恩庄、运河、猛进等39个村划归昭阳街道管辖。

2010年,撤销两城乡,设立两城镇。撤销马坡乡,设立马坡镇。 

2012年,撤销傅村镇,设立傅村街道。撤销赵庙乡,设立赵庙镇。

2013年,撤销张楼乡,设立张楼镇。 撤销微山岛乡,设立微山岛镇。

2014年,撤销西平乡,设立西平镇。 

 区划详情

    截至2022年10月,微山县辖3个街道、11个镇、1个乡:夏镇街道、昭阳街道、傅村街道、韩庄镇、欢城镇、南阳镇、鲁桥镇、留庄镇、两城镇、马坡镇、赵庙镇、张楼镇、微山岛镇、西平镇、高楼乡。 县人民政府驻昭阳湖路9号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